《未来学校》读后感三篇(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未来学校》读后感三篇(2022年),供大家参考。
《未来学校》读后感 三篇
篇一: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想到了《未来学校》这本书。我觉得上网课也是打破了教学常态。也是对我第一次的打破。虽然我是音乐老师以前没有上过网课,但是这次学校为我们也安排了网课。刚下通知的时候心里很紧张,因为没上过,不知道其中的门道,也是在不断的学习、摸索,一遍遍的练习,就是因为这样我有得到了新的知识,新的方向,让我不由想到未来的学校会是这样吗?带着这样的好奇我继续阅读了《未来学校》。我得到了这样的收获:
未来学校的课程体系呈现多元化。它以生命教育课程为基础,以智识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为必要补充。这样的课程设计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规律,选择个性化的能力和技能等内容进行学习,从而达到真善美的教育目标。这也是我们育才学校所提倡的发展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劳。
未来学校的课程难度会有所降低。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习经历、不同的学科优势,用统一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学得很难,反而会压抑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未来的课程,学生只要掌握最基础、最简单、最能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知识,具有承担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能力,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通过选修课程的方式,满足自己的个性需要,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书中第五章最后提到孔子的因材施教。我认为国情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教育也应该有所不同。让我们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去拥抱新在未来的学习中心,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才能够真正成为可能。同事我很佩服朱老师的思想,他是真正的对国家,对人民,对孩子们的未来而着想,他的思想很新颖!
看到这里,我在想现在的网课和未来学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网课打破了几千年来的聚集性课堂,因为网课让全国的老师、学生、家长,不管你是多大的年龄,在无形中已经接受到新的教育环境,也是共同学习网络的应用,大家都学会了网络的应用,那么在网络上大家可以学习到自己喜欢的知识。我们离“我学什么,我说了算,而不是学校说了算”也就越来越近了。
我相信,教育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一人又一人的行动,新的美好万物,将会因此而来。
篇二:
《未来学校》第四、第五章的内容,让我有一种似曾相
识的感觉,对书中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从某种程度上说,作者对未来学习中心的有些设想正在进行着。作者认为,未来的学习中心,能者为师,谁能教谁教。在本章中,作者着重介绍了智能机器人将来到底能不能取代教师这样一个观点,而且明确指出,智能机器人是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的,因为他们不可能具备人的情感和人文关怀。那么在智能化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最大程度地彰显自己的价值呢? 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选编了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一篇科普小说《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作者借玛琪和托米的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未来机器人老师越来越普及的时代里,孩子们内心深处还是不赞同机器人给自己当老师的,他们认为能和大家在一起学习,能有一个真人给自己做老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这一想法和朱永新教授在《未来学校》中的观点完全一致。人类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育人,而育人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效果。情感,是任何一种人工智能都无法去取代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现在最应该努力的方向是学会做智能机器人做不到的事;学会与智能机器人共处。在未来的学校教
育中,我们教师更应该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的成长伙伴,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才能让教育真正的发生。
能者为师的时代即将到来,未来的教师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指导者、陪伴者、合作者,会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引路人,这才是未来教师的重要特点。所以中外教育家们才一致认为“爱”是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如此,作为一名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学会利用人工智能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学会更加巧妙的鼓励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就拿这次网课来说吧。在上课时,我尽量不批评学生,而是以表扬为主,通过表扬先进,带动后进。在批改作业时,我也一改以往的严厉态度,只要学生能按时提交作业并且项目齐全,就能得优,而对于字体工整,态度认真的同学则给出“优”和“A+”的评价。对于上课时间短的同学,我则采用私发微信的方式和家长联系。这些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们上网课和提交作业的热情。
总之,能者为师的时代即将到来,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要提前做好拥抱新时代的准备。
篇三:
战,教育部门紧急部署,停课不停学,教师居家办公、学生居家学习成为应对疫情不得不采取的方式。在很多教师、家长来看这是下下策,当然包括我在内,起初都觉得这样能行吗?可是不包括学生,我觉得学生还是很开心的。不禁我们会问许多问题,网络设备能行吗?老师能够用好线上教学的技术吗?线上教学能保证效果吗?学生的眼睛和体育锻炼怎么保证? 可是运行起来慢慢发现,线上教学也没有想的那么可怕,当然有的老师并没有这么快的意识到。
首先我们看看教师,网络问题可以说已经不成为现在的主要问题了,智能手机和光纤网络,手机的 5G 网络,让线上教学更流畅。老师们经过学校的培训,各个都成为线上教学的高手,转发资源、直播答疑、视频会议、连麦互动、作业布置、打卡任务、智能问卷、投票活动、作业批改、优秀作业评比、红花奖励....这真的是我想都不敢想,信息技术问题是老师们的大问题,有很多老师还是比较排斥,存在畏难情绪,认为信息技术可有可无,或者说简单的会一点就可以了。这就导致学校的培训多半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次不同,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师们真实主动学,互相研讨,私下反复尝试。在短短的一两天的时间里,将这个网上教学平台的相关功能娴熟掌握,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上课的时候老师们推送市区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根据本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直播点拨重点,课堂互动。课后布置作业,可以分为日常习惯作业和学习反馈作业。老师可以通过布置朗读,听写,背诵进行日常打卡,养成良好的预习积累习惯。课后反馈作业,老师精心设计学案,针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选取不同程度的练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为了考虑到同学们的眼睛,老师们会斟酌再三,不断精简,避免学生老师低效劳动。对于批改有很多老师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有的还买了手写板辅助,大家利用软件功能,对于学生的作业逐一批改讲解 ,学生可以进行订正,如果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看老师的直播回放,以及老师给进行的作业点评。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许多变革,教育的变革也呼之欲出。我认为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就是提前对未来教育的一次有效地尝试吧。朱教授在书中描述到:未来学习中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壁垒,打破了学校固定场域的形式,打破了现行的教学模式,没有固定教室,没有周末、寒暑假,没有学制,更没有年龄的限制。至此后,教师仅仅是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既是教练,也是陪练。学习回归生活,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适合他自己个性化的教育。
虽然书中很多次的强调未来教育是全民当教师,但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仍然保留自己的想法,未来教学可能不会
进行大规模聚集性的学习,但教师这个职业仍是必要性的存在,而且是高质量的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给我们教育者敲上了一个警钟,随着未来教育资源的普及化和广泛化,我们可能不再需要固话的教学,我们教师要时刻保持积极地学习状态,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我们会成为知识的筛选者和提炼者,教师不再是固化某类知识,而是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
通过学习《将来学校》这本书,也让我们看到当前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变化都是时代进步,大势所趋,必定结果。互联网的快速进展必将在将来的教学与学习中占领重要的部分,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起好带头作用,不断的学习各种知识来开阔眼界,提高自己。
推荐访问:读后感 三篇 未来 《未来学校》读后感三篇 《未来的学校》读后感
上一篇:《劳模精神》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