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简阳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口袋鼓囊囊,日子亮堂堂
中国组织人事报简阳讯 (通讯员 简组轩)近些年来,四川简阳市通过健全“三个体系”、突出“三个坚持”、创新“三项举措”、注重“三个结合”,带领带动全市116个省定贫困村(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为86个),25336户7681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实现脱贫摘帽。
健全“三个体系”,夯实帮扶工作责任。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建立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全市“五个一”和“三个一”帮扶力量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一起抓”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驻村”和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坚守党建“主阵地”、种好扶贫“责任田”。压实工作责任体系。印发《市级领导联系乡镇(街道)工作方案》《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通知》《贫困户结对帮扶责任人工作职责》等,明确责任要求,确保工作到人。围绕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管理,细化明确定期例会、划片管理、考勤考核、工作纪实、信息报送等10余项制度机制,推动驻村帮扶工作落实。逗硬考评问责体系。将帮扶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绩效目标年度考核,配套脱贫攻坚考核工作办法、督查工作制度、问责办法,推行红黄牌预警问责、常态化约谈等制度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对工作不落实、不认真的按规定进行全市通报、诫勉谈话、组织处理。
突出“三个坚持”,配强帮扶工作力量。坚持“高质量”选。在严格落实全覆盖选派要求的基础上,特别突出政治标准,严格选优程序和条件把关,确保选派最优秀的干部。在目前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中,中层干部、单位骨干和递进培养对象占比超40%,专业人才超70%。坚持“精准化”派。按照“党群部门联软村、经济部门扶弱村、政法部门治乱村、科技部门帮产业村”的原则,针对不同村的贫困程度、资源禀赋和扶贫需求,因村组建驻村帮扶工作组,确保人岗相适、因村选派。坚持“最优组”调。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定期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履职情况开展“体检”,及时发现和调整不合格干部,责成相关单位派最能打仗的人,确保工作队永远是最优组合。
创新“三项举措”,提升帮扶工作实效。创新“明白人”机制。针对一些扶贫对象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等问题,印发《当好明白人,做到“十二个看得实说得清”》等3个文件,建立市乡、村社、贫困家庭三级“明白人”,推行明白人、明白卡、明白册、明白袋“四明白”工作,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不够熟悉、知晓率不高等问题。创新“精扶汇”载体。围绕汇聚扶贫合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在全市组建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等志愿服务队3支,并组织教育、司法、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以“精扶汇·助脱贫”为主题,每年深入贫困村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文化、送医疗等巡回服务主题活动,构建以“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为主体、其他帮扶力量为补充的“5+N”“3+X”帮扶体系。创新“结良缘”活动。坚持以贫困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开展“脱真贫·结良缘”活动,帮助近百户单身贫困户实施建家计划、富家计划、兴家计划。
注重“三个结合”,巩固帮扶工作成色。与狠抓问题整改相结合。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帮扶方面问题,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督导组,全覆盖、多轮次、点对点督导全市帮扶力量,推动110个挂牌督战、58个“两不愁三保障”帮扶类问题整改清零,确保所有问题清仓见底,不留死角盲区。与引领产业发展相结合。以脱贫村和经济薄弱村为重点,不断做实“党建+产业”,推行“支部+农合社+农户”等模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壮大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同步建立产业扶贫稳定脱贫机制、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等,有效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充分发挥百姓需求“一号通”热线作用,公开扶贫举报监督电话,建立基层呼叫、干部响应机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