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叶阳:让青春在扶贫一线闪光
刘叶阳(左一) 男,蒙古族,31岁,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河南街道党工委委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驻马鞍山村第一书记。
我叫刘叶阳,是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党工委委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鞍山村驻村第一书记。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大部分时间工作在乡下,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2016年4月,我主动响应组织号召,辞别怀有身孕的妻子和3岁多的女儿,到马鞍山村担任第一书记。“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我朴实的家国情怀。
马鞍山村是革命老区村、多民族集聚村、生态文明村,全村三分之一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旱地较多,老百姓基本上靠天吃饭,村集体经济只有靠出租果园收点租金。驻村伊始,我的满腔热情就遭遇了“冷水”:“二十几岁的愣头青,能干出啥”“来了村里,也就是走走过场”。面对艰苦环境和人们的质疑,我没有打退堂鼓,而是厚着脸皮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帮忙干活,到贫困户家里唠家常讲政策,和村民一起谋划马鞍山村的发展。
苦民之苦,忧民之忧,只有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才能获得信任、支持和认可,这是同样驻村扶贫的父亲传授的经验,也是我的初心和使命。郭文静是贫困户郭瑞成的女儿,患眼疾辍学在家多年。得知情况,我主动帮她办理了残疾证,遗憾的是,即使帮助她到了北京治疗,眼疾也不能手术。为了安慰郭文静父女,我又主动联系送她到赤峰市特殊教育学校读书,还帮郭瑞成申请了保洁公益岗,发展基础母牛养殖,一年下来,郭瑞成家收成达到4万元,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送年迈的贫困户吴凤英去医院,协助7户贫困户办理13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上房维修电视接收设备,帮贫困户买牲畜算账把关……看似一件件琐碎的小事,往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要将心比心,抓紧解决。农村民风淳朴,农民生活不易,回应广大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望,以实际行动服务造福人民,是每名党员干部的责任,我不能停下来歇歇脚、喘口气。
马鞍山村有30年的山葡萄种植历史,但以前都是自产自销,收益不大,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怎么样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扭转村合作社亏损状态?为理清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我和村干部不知道在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来来回回跑了多少趟,吃了多少闭门羹。凭着不懈的努力,最终企业决定以高于市场价5毛钱的保护价回收山葡萄,村里也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模式,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000亩发展到如今的3500亩,每亩增产500斤、纯收入突破4000元,33户村民靠栽种山葡萄实现稳定脱贫,248户村民从中受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葡萄种植基地的田园风光、休闲体验与马鞍山的自然风光,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条件。我与村两委一道,投入项目资金45万元成立山葡萄酿酒公司,推进村核心景区建设项目,扶持发展特色化农家乐15户,将游玩景区的单一模式拓展为“吃、住、游、购、娱”体验式多元模式。目前,马鞍山村年接待游客达13万余人,直接或间接带动100余人参与旅游接待服务,走出了一条山葡萄和乡村旅游同频共振的生态优先发展新路子。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马鞍山村考察指导工作,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产上来。总书记的话让我和群众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产业的决心。
一年来,马鞍山村又实现新发展:流转410亩土地发展林果产业,争取46.6万元水利灌溉项目,成立秀美彩缇专业合作社,把小葡萄做成大产业;成立赤峰三色文化旅游公司,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新发展8家农家院和民宿,打造3.8公里“红色理论一条街”,实施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随着一项项工作举措的落地,今天的马鞍山村不再是昔日的穷山沟,先后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国家森林乡村、国家乡村治理示范村。
驻村扶贫4年来,马鞍山村成了我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我感恩这片热土,是她给了一页页温暖的记忆,让我从中收获了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我也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追梦人。不负青春、奋斗出彩,越是群众需要的地方,越是困难艰苦的环境,越能锻炼成长。以后不管在什么样的岗位上,我都会带着这份收获,不惧风雨,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