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聚焦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乡村激发内生动力,纾解人才之困
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是制约艰苦边远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广东找准痛点堵点,精准施策,涵养激发内生动力,努力纾解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乡村人才发展之困。
加强人才轮训,持续提升知识能力。通过短期业务培训、中长期脱产培训、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强对农村教师、乡村医生、农技推广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大力培育乡村技能人才,实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培养工程。大力培育各类农业职业经理人、合作社管理人员、家庭农场主、创业致富带头人、专业技能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
搭建平台载体,柔性引进急需人才。积极“筑巢引凤”,推动欠发达地区建设人才实训基地、职业技术院校、科研分支机构和创新实践基地。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举办职业教育,每个地市建成1所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1所教师发展中心和1所职业技能公共培训基地。在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每年设立20个左右的博士工作站,每个设站企业给予50万元资助。加强柔性引才,靶向引进紧缺急需人才。鼓励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建设各具特色的人才驿站,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千村大对接”行动,紧密对接当地企事业单位和乡村发展需求,柔性引进科技专家人才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加强科研攻关、推进成果转化等服务。
聚焦重点产业,推动人才异军突起。探索以才兴业、以业聚才新路径,以人才链补强产业链,以产业集群带动人才集聚。优化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人才发展帮扶计划,聚焦当地重点产业,精准综合施策,全方位、全链条打造引领支撑该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努力形成某一细分领域“单打冠军”和人才集聚强磁场效应。
实行务实政策,鼓励人才向一线流动。扩大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规模,定向招录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退役大学生士兵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注重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两委”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人才评价机制,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层单位相应岗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专业技术人才副高级职称可直接认定。建立人才编制池,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基层卫生人才县招县管镇用,探索实行基层专业人才编制省级统筹、动态调配机制。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可灵活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薪酬分配制度。对交流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任职的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学术关系可保留在原单位。
完善公共服务,解除人才后顾之忧。订单式培养中小学教师、医生、社工、农技推广人才,学费全免并给予生活补助。扩大“三支一扶”人员招募规模,并优先派遣到基层事业单位,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直接办理聘用手续。择优选聘退休老医生、老教师、老农技推广人员到基层一线工作,受聘人员在岗期间可享受一定生活补贴。开展文化艺术人才下基层活动,打造系列群众性文化品牌。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基层服务计划,在乡镇(街道)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专业服务。
加强智力帮扶,扭转“等靠要”思想。选优配强农村干部,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提升基层干部整体素质。鼓励外出乡贤反哺故里,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理念、管理经验和技术资源。在落实援疆援藏、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工作任务,做好博士服务团选派、“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工作同时,深入实施省内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人才组团式帮扶,既为地方输送紧缺急需人才,也带动地方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担当作为。(通讯员 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