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五子联动”扎实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启动以来,侯马市紧盯安排部署、摸排研判、资格审查、督导指导、风险防控五个关键点,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统一部署“定调子”
压紧压实换届责任
市委履行主体责任,常委会议先后6次研究换届工作,27名县级领导直接包联98个村(社区),进村入户切实把准基层脉搏。市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包联重点难点村,带头开展3个节点、3次集中谈话,动员部署节点,谈政治立场和站位;前期准备节点,谈政策要求和底线;研判定人节点,谈程序标准和步骤,始终把好换届方向。组织部长深入乡(街道)一线调研全覆盖,对98个村(社区)逐一会诊全覆盖,与选派到村任职干部面谈研判全覆盖,准确把握风险隐患。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周调度、周报、不定期督办制度,先后外出、集中培训市乡村三级业务骨干,全面把稳换届步子。成员单位积极作为、各司其职,建立疫情防控、突发事件、舆情监测等10项方案预案体系,组织部门及时配齐配强乡(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和“一站两中心”负责人,增强工作力量,牢牢把住换届防线。
摸排研判“过筛子”
搞准搞清换届底数
“一筛”村情选情。通过县级领导、乡(街道)领导班子多层面多轮次摸排走访、集中研判,全市98个村(社区)分别形成了一份村情选情台账、一份分析研判报告、一支后备人才队伍。“二筛”年轻人才。坚持开展“撒网”行动,“点对点”“下深水”,白天入户、晚上座谈、电话沟通,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摸排大专及以上学历、意向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人员200余名,其中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67%,进一步拓宽了人选渠道。“三筛”主干人选。针对社区书记普遍到龄的问题,组织专职社区工作者开展素质能力测试,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主考官,以“笔试+面试”形式,精选出15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初步人选。
资格审查“卡尺子”
把准把严换届政策
建立《侯马市村(社区)“两委”换届总调度表》,组建前置审查工作专班,实行双日调度、“一表三审”,即对照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审分析研判情况,看是否县级领导参与并签字背书;对照党员、人口数,审职数总量,看是否按规定交叉任职;对照人选结构要求,审党员档案、学历、班子结构和女性比例,看是否实现“一降一升”等政策目标。做到成熟一个、“两推”一个,从源头上树牢鲜明选人用人导向。
督导指导“盯漏子”
落实落细换届任务
指导小组常态督导,抽调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科级干部、党务和民政干部组成6个工作指导组,全程督导乡(街道)、村(社区)落实各环节目标任务。纪检干部包村督导,成立换届纪律监督领导小组,纪检干部“一对一”或“一对二”全覆盖包联98个村(社区),围绕3个阶段,紧盯15个环节、45个重点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换届工作平稳推进、风清气正。组工干部随机督导,在县级领导、乡(街道)摸排分析的基础上,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带头,包联乡(街道),逐村逐社区搞研判、想办法、破难题。
风险防控“铺路子”
抓好抓稳换届秩序
聚焦各种干扰风险,先一步建立联审工作专班,对现任村(社区)“两委”成员开展11部门集中联审,把不符合条件人员挡在优化提升的“门外”。聚焦信访矛盾风险,政法委牵头,信访、公安等部门组建信访稳定工作组,围绕选前、选中、选后三个阶段,强化信访事项源头化解和预警处置。聚焦拉票贿选风险,精心编印一户一份“换届宣传手册”,组织党员群众学习法规政策,观看警示教育片,印发张贴、喇叭宣传“十严禁”“十不准”纪律要求,形成纪律威慑。聚焦舆论炒作风险,建立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舆情监控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落实24小时盯网制,确保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监测舆情发展动向。聚焦疫情防控风险,印发《侯马市村(社区)“两委”换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各乡(街道)细化方案、储备物资,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