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交警大队执法为民纪实—事迹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交警大队执法为民纪实—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
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交警大队执法为民纪实—事迹材料
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活跃一支年轻朝气、开拓进取的公安交警队伍,他们为武夷山旅游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谱写了一曲曲青春奉献岗位的时代乐章,他,就是闽北公安队伍中唯一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殊荣的武夷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武夷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自开展“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活动以来,全体民警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各项执法工作中,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立足本职,从小事着手,实践了“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这一庄严的承诺。
权为民所用
交通管理,是人民赋予交警的权力,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是全体交通民警的神圣职责。
武夷山市地处福建省西北方向与江西省交界,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辖区范围2178平方公里,22.5万人口,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机动车增长迅猛,道路状况、市民交通安全意识、驾驶人员素质等因素与车辆增长速度不相适应所产生的矛盾日益突出。武夷山辖区的交通秩序一度比较混乱,交通事故发生率节节攀升。交通管理工作的严峻态势,影响着武夷山的
旅游经济发展,深深刺激着武夷山交警大队新一任领导班子的心,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违章、降事故的具体方案,决定从治本入手,加大市区至风景区的交通软硬件投入,加强对乡镇农村交通管理盲区的管控力度。在武夷山市区至度假区的主要干道,根据人口集中、路况好、车速快的特点,大队把“科技创安”的理念作为重点落实,通过多方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完成武夷山交通指挥中心的建设任务,在市区至景区范围内首期设置九个“电子警察”监控点,并在路面勤务中配备了证眼雷达测速仪、酒精测试仪、数码摄像机、照相机,CDMA 电子查询系统、提高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根据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综合指数分析报告,大队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种专项整治,在市区至风景区主干道的主要路口配备了“交通劝导员”,规范非机动车、行人秩序,防范因行人横穿公路引发的交通事故,同时调整了路面勤务制度,延长路面巡逻时段和路段,提高路面见警率,做到“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在整治过程中,大队领导还分段分片包干,带领民警走村串户进行发放宣传单,在公路沿线墙壁刷写大量的宣传标语,大造舆论声势。仅今年1至4月间,大队就出动巡逻警力5851人次,加班加点3200多小时,开展专项整治11次,排除事故隐患135起,安全宣传教育53场次,发放宣传单8000多份,受教育人数达1万余人。
农村交通管理工作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由于交警部门警力有限,难以长期有效监督管理农村交通安全工作,一些乡镇特别是边远山区广大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这都成为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2005年初,武夷山大队征得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同意,赋予乡镇派出所部分交通管理权限,发挥派出所的力量,对摩托车无牌无证、酒后驾车、超载、滥载等严重违法交通行为进行教育或处罚,同时,大队联合乡镇的治保委员,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交通安全宣传员”,积极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将交通管理工作切实延伸到农村中去。
全方位地加大交通管控力度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今年1——4月,武夷山辖区内交通事故四项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取得了三项主要指标大幅度下降的好成绩,事故起数下降了33.75%,死亡人数下降了66.67%,受伤人数下降了36.89%,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大道自开展测速及交通违法监控以来,交通事故发生率成倍下降,去年11月至今年4月的半年时间里,该路段未死亡1人!真正成为了“平安大道”,今年春运40天,武夷山辖区也实现了春运“零死亡“的佳绩。武夷山交警大队全体民警实践了“少死人,压事故,就是最实的服务人民群众”的诺言。
利为民所谋
2005年2月15日18时许,江西籍客商黄某驾驶赣W89398号小车在武夷山市洋庄乡路段与一辆人力三轮车相撞,事故不太大,却可能要耽误了黄某第二天赶到三明的一个合同的签订。出警赶到现场的叶强、张建华两位民警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连夜展开调查走访和取证工作,同时还请事故损失评估部门和保险公司的有关人员,对车辆的损失进行评估,对事故的基本情况落实清楚后,便让黄某留下联系电话后先行赶赴三明签约。忙完这些事情之后已是凌晨三点多钟,黄某被民警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要请民警吃点心,被两位民警婉言谢绝了。3月29日伤者出院,黄某接到通知回到武夷山调解事故,事故在民警的调解下圆满解决。
黄某为感激民警为他避免了一桩大额合同的损失,真诚地拿出500元钱感谢办案民警严格认真又人性化的执法,再一次被民警拒绝。黄某心悦诚服地制作了一面“秉公执法、为民服务”的锦旗,亲自送到了交管股。
几年来,大队在窗口大胆创新、讲求诚信,大胆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处处站在为人民考虑利益的角度,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服务新举措:针对群众办理驾驶证照相不方便,需要来回跑的问题,大队专门设立了照相室,购买照相器材,请来专业摄影师,让办理驾驶证申请的人可以在大队就地照相,现场取像,一次性办结培训申请手续。以前,摩托车驾驶培训考试和挂牌都要到大队办理,一般需要三四天时间。自2000年起,大队设立的“流动车管站”每月定期到全市十个乡镇上门办理业务,无论路途远近,天气好坏、人多人少,只要农民提出要办理摩托车牌证,大队都要按预约时间入村到户办理。去年以来,公安部要求对驾驶证培训考试规范管理,摩托车科目一(理论)考试全部实行无纸化,为此,分管业务副大队长廖林根带领民警和电脑公司的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到10个街道办、乡、镇,同当地的网吧、学校联系,利用当地的局域网络资源安装考试软件,使农民朋友真正在家门口就能考试办证。按照辖区每年到农村办理2000人摩托车驾驶证考试计算,每人节约差旅费、食宿费等费用100元,大队全年为农民朋友节约开支达20万元。
情为民所系
2004年6月,南平市交警支队林水荣政委接到一封武夷山市民王开强的感谢信,要求表扬武夷山大队122报警台的接线员,事情缘于王开强在6月3日晚,因家人迟迟未归担心出车祸,特意打电话到“122”报警服务台咨询,当班接线员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话语,以及细致的服务让王某感受到122接警员专业的素质和人性的关爱,短短的5分钟咨询过程让他感动不已,觉得自己身边的接警员能和时下正在报道的“美国的女接线员”相媲美,激动之余,便向交警支队写了感谢信。
为使民警能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001年以来,大队组织民警分期分批深入到上梅乡下阳村,开展为期一个星期的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活动,并号召全体民警利用双休日和工作之余时间走访和调查“弱势群体”,与他们“号户结对”,开展“一对一”帮扶,较好地实践了“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理想抱负。2004年4月,教导员刘生泉到挂点的吴屯乡红园村走访了解情况时,了解到该村因旱灾全村近三分之一的农田都无法播种插秧,由于村里资金紧张,无法承受全面抗旱的费用,一片片农田面临荒废,大队党支部当即决定捐助该村3000元用于修水渠,购买抽水机等抗旱物资,为红园村解了燃眉之急。今年春耕农忙时节,大队党支部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深入挂点的城南村征求意见时,了解到该村有5户困难户在为春耕缺钱买化肥而发愁,大队就主动联系农资部门买来化肥送到各家各户,深受村民的好评。每年的春节前夕,大队都结合开展“青年文明号助万家”爱民实践活动,走访慰问了10位孤寡老人,10位下岗工人,10位因交通事故致贫的当事人,10位贫困学生,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年货,大队还和暨婷等6位家境困难的学生结成了长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