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11篇
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11篇
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篇1
假期,我阅读了《名人传》这一篇小说。这一本书是法国的罗曼.罗兰写的。故事里,主要写了三个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而其中我对贝多芬最感兴趣。
贝多芬是大家公认的音乐天才,他年轻的时候有一张土红色的脸庞,晚年却是蜡黄色的。他的爸爸是一个无能且喜欢喝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则是别人家里的仆人。贝多芬的童年仅有艰辛和痛苦,没有爱,连从小和他青梅竹马的女孩,也嫁给了别人。她的母亲在他16岁的时候就走了。贝多芬的脾气从小就很暴躁和古怪,他的父亲也有病,想用贝多芬的音乐天分来炫耀一下这个神童。于是把他和一个小提琴一齐关进了一个小房子里,他差一点从此厌恶音乐!
贝多芬在17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家之主,由于他的音乐天分使他很快成名了。可是不久以后,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耳朵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他把自我耳聋的消息整整隐瞒了6年!
贝多芬的这一生能够用4个词来形容:杯具、可怕、欢乐、忧伤。我觉得贝多芬能成功的原因是他有顽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有困难的的时候,从来不会退缩,不会害怕。这就是他能成功的原因。从那以后,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去思考如何解决,不会在退缩,不会再怕什么。就是因为贝多芬的怪脾气,导致没有朋友,可是在孤独中,他学会了别人不会的东西!
我感觉罗曼.罗兰是一个伟大的作者,他能够如此恰当的形容了贝多芬高尚且坚强的品质。罗曼.罗兰还称贝多芬为“英雄”。罗曼.罗兰还说过:“欢乐,世界不给他,可是他自我却创造了欢乐给世界!”
总之,我心里还是满佩服贝多芬的,佩服他很少有人拥有的品质。
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篇2
革命先驱李大钊
回望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有很多伟大的革命战士为了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五星红旗上浸染着革命烈士炙热的鲜血,我们的国家,因为有着这些英雄,才能走上今天的繁荣、富强、文明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为我们的祖国带来第一缕社会主义春风的就是他——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生于清朝末期的李大钊看到了当时政府的黑暗和腐朽,以及人民惨淡的生活现状,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列强肆意蹂躏着祖国和人民。于是,年少的他就矢志救国救民。1907年,他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由于中国社会的动乱和不安,加之教育机制的落后等诸多弊病,李大钊觉得在这里已经学不到能够拯救祖国的知识和方法。1913年冬,怀着忧国忧民情怀的李大钊,毅然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的《二十一条》,李大钊迅速加入留日学生总会,展开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并且积极投身于当时正热火朝天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完全胜利,与此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传入中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李大钊极大的鼓舞和启发,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阵地,相继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积极领导和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的先驱。
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预备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聚集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建党作准备。同年秋,他与在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活动,扩大宣传,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李大钊和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在党的三大和四大上,李大钊都当选为中央委员。1922年到1924年初,李大钊频繁奔走于全国各地,多次代表共产党与孙中山举行会谈,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工作。1924年,李大钊出席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参加了大会宣言的起草等工作,为实现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之后,他直接担负起了国共两党在北方的实际领导工作。
在李大钊的领导和组织下,北方地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蓬勃地开展起来。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与赵世炎等人在北京组织五万余人的示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26年3月,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积极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三一八运动,号召人们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热血,不分界限地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
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他们下令通缉李大钊。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革命人士。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将李大钊等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地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第一个走上绞刑架,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享年38岁。
李大钊没有白白牺牲,社会主义的脚步没有停下,顽强的中国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我们走入了新的时代,而李大钊,也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篇3
海伦凯勒(HelenAdams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父亲亚瑟是位南方邦联老兵。
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波土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老师安沙利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1898年,海伦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1900年秋,再考进哈佛大学的雷地克里夫学院,这对于一个失明和失聪的人而言,可说是教人难以置信。
最后于1904年,海伦凯勒成功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而且成绩优异。而这么多年来沙利文老师则一直留在海伦凯勒身边,并将教科书与上课内容写在海伦凯勒的手掌上,让凯勒能了解其内容,可说是对海伦凯勒不离不弃,因此海伦凯勒一生均十分感激她。
从1902年4月开始,她又在莎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在美国的一家杂志上连载她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TheStoryofMyLife)。第二年结集出版后轰动了美国文坛,甚至被誉为1902年世界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
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篇4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
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
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篇5
这本传记里主要叙述了三位名人的伟大事迹,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是着名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年幼时的生活就非常困苦。青年时,好不容易有了一次珍贵的爱情,然而,却因为他的耳聋与这来之不易的爱情擦肩而过。此时的他,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但他没有就此一萎不振,而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音乐创作中,诞生了不朽的名曲,被世人所钦佩。
贝多芬用苦痛写作乐曲用性命对抗音乐,为后世留下了享用不尽的精神粮食;米罗开朗其罗用一辈子的心血和精力创编了永不磨灭的作品;托尔斯泰则在他的小说中描画了万千性命的藐小和伟大。面对人生的劫难、种种的不幸和世上的哀苦,他们从来没有一丝的惊慌害怕与颤动。他们伟大的精神告诉了我们:困境成就真英雄!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苦难是人生的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万丈深渊。”的确如此,挫折如同苦难,可能是我们奋进的号角,也可能是我们前进的绊脚石。人生的长河对于弱者将会干涸,但,对于强者会奔流不息。即使路之迢,山之高,也要披荆斩棘奔赴理想,永不轻言放弃。
在我们现今的生活中不免会遇到一些的不如意,它们会使我们变得灰心丧气,失去前进的动力,失去斗志。这时,你一定要静下心来,细细思考,与贝多芬相比,我们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重新昂起头颅,再次重拾希望,开始一次全新的旅程呢?
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篇6
大家好!
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他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到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六千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可以试想,如果爱迪生在助手劝他停止实验的时候放弃了,我们现在会怎么样呢?可能我们还要点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灯在夜里照明。其实爱迪生的每次试验失败都可以看作是挫折。这么一算,爱迪生发明电灯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谢谢大家!
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篇7
华罗庚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篇8
大家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着。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
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谢谢大家!
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篇9
路,有各种各样的,有崎岖坎坷的山路……但我们可以选择一条平凡而让人神往的五彩的路,就像雷锋,白衣天使一样……,我看了雷锋的故事以及他的一些日记,给我感触很大.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现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妮既然活着,妮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了你的劳动,使世界变得更美丽"多少年过去了,你还记得他吗
22岁的生命,对于平常人来说,似乎太短暂了.雷锋却在有限的生活中为人们做了数不尽的好事,把真,善,美的种子种在了人们心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雷锋就像一根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别人.那闪闪的烛光让人赞赏,那闪闪的烛光催人奋起.那闪闪的烛光虽然不眩目,却定以给我们帮助.那闪闪的烛光虽然有限,却留在了我们心中深处.
雷锋最可贵的钉子精神,他很听党的话,因为他是党养大的,无论党把他安排到哪儿,他都认认真真工作,一丝不苟.其实,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例子,千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在这些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白衣天使"与疫魔抗争的大无畏精神,他们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在世人心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如果说学习雷锋可超越时代,是因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路,有各种各样的,有崎岖坎坷的山路……但我们可以选择一条平凡而让人神往的五彩的路,就像雷锋,白衣天使一样.
雷锋,你真是我们的好榜样啊!你的精神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淡化的!
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篇10
朱自清饿死不食救济粮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
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订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构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上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了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激”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齐,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我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十分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当逃避自我的职责。”
两个月后,朱自清困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有传奇经历的名人故事篇11
女科学家林兰英的家乡在福建省莆田县。在旧社会,女孩子上学很困难。
当林兰英上到小学三年级时,她的堂姐妹都纷纷退学,回家做家务事或外出当女工去了。妈妈也劝她:一个女孩子家,念书有什么用?看你堂姐,都能纳鞋挣钱了。
女孩子读书就真的没有用?小兰英心里又是生气又是不平。她写信给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倾吐了自己的心里话。爸爸的思想倒很开明,多次回信鼓励女儿:在外国,有出息的女孩子多着哪!好好念书吧,只要胸有大志,女孩子也能干大事!
小兰英从此发愤学习,直到小学毕业,年年成绩都在前三名。可妈妈受封建思想影响,说什么也不同意女儿上中学。兰英对妈妈说:中学里有规定,考第一名的学生不用交学费。我要争取第一名!妈妈又气又急,赌气说:好!要是交钱就别去上学!母女俩就这样达成了协议。
林兰英怀着一团火跨进了莆田县砺青中学的大门。刚进校时,男同学都瞧不起她,还有人讥讽道:单独的竹子扎不成排,毛丫头念书长不了!
林兰英睬也不睬,只是埋头读书。虽然,她每天都要干许多家务活,但上学从没有迟到或早退过。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总是按时完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林兰英果真得了第一名。一直到初中毕业,她每个学期都是第一。妈妈无可奈何,只好认输了。
推荐访问:名人 经历 传奇 名人传记的故事 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 名人传的经典故事情节 名人的故事 中国最经典的名人传记故事 名人的经典故事 名人故事历史故事 一些名人的故事 许多名人的故事 有悲惨经历的名人故事
上一篇:观看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6篇
下一篇:援鄂抗疫牺牲人员名单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