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关于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0605:关于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关于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员的流动性趋于频繁,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返乡高校毕业生党员、城市下岗失业再就业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伴随着党员流动性日趋频繁,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与组织联系不经常、联系方式易变更等问题愈发凸显,正在逐渐成为导致党员与组织失去联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我市通过逐步建立健全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确保把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
一、基本情况
x市共有党员x万名,通过对我市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情况全面梳理,共排查出的失联党员x名,按照应查尽查、全员覆盖的要求,目前已取得联系的党员x名,其中,纳入组织管理x名,给予组织处置出党x名;仍未取得联系的党员x名,给予组织处置出党x名,停止党籍x名,开除党籍x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精准查找联系。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党员信息,一是大力推行“x党建服务平台”,结合排查工作,以支部为单位,对党员身份、学历、职业、联系方式、党员资料管理等逐项采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完善流动党员信息登记制度,对定期排查到的离职外出打工、上学等情况的流动党员,备案流动党员家属或单位关联人员信息,特别是未在x的流动党员信息的内容,流入地工作单位名称及通讯地址、常住地址、联系方式、应急联系人等信息进行逐一登记。三是多部门协作,形成信息网。联合公安、电信、社保、房管等部门针对破产并转企业党员、社区居委会离退休干部及职工党员,农村外出务工党员等重点领域失联党员有效信息进行过滤筛选,精准查找失联党员。对于失联的x个党员,通过登记信息、户籍系统、房管、社保等途径取得联系党员x名,全部纳入组织管理和给予相应处置。x区本着联系一个、掌握一个,管理一个,确保每个失联党员不离队、不掉队的目标,对党员基本信息、组织关系转接、交纳党费和参加组织生活、外出流动等情况进行摸底核查,重点做到了“五核查”,即核查党员名册、党员档案、党员交纳党费和参加党支部活动记录、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和党员现实表现情况,对照党员档案和党员信息库数据,对入党时间,入党介绍人,参加民主评议等关键信息进行核查,并对存在问题的党员进行分类梳理,建立台账,重点列出“口袋党员”和失联党员数量、人名、单位和党员档案管理内容,按照具体分类组织人员进行排查工作。
(二)优化党组织设置,换发党组织活力。一是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着眼于便于党员教育管理,统筹对基层党组织设置进行调整,将党支部建在楼栋、小区、商场、工地等,不断增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的有效性,增加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便利性。我市x区指导基层党组织根据党员志向、兴趣爱好、职业专长和地域分布,共建立社区党委x个,党总支x个,党支部x个,建立片区党支部x个,楼栋党小组x个,初步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三级组织构架,着力引导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社区管理服务。x区对不符合党组织设置要求的党支部进行摸底排查,对超过x名党员的x个党支部实行细化,对党员数不足x名党员的x余个党支部进行了调整,不断增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的有效性。二是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部分乡镇(街道)党(工)委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积极就近参加党组织生活,为流动党员提供劳资纠纷化解、生活困难救助、就业上学协调、结对联心等服务。各非公企业根据企业规模、党员人数等情况,通过单独建立、联合建立、行业统建等方式建立非公企业党支部,为进入企业务工的党员提供管理与服务。三是流动支部建在网上。针对目前流动党员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建立“网络党支部”,通过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qq群、党建云平台,把流动党员紧紧凝聚在党支部周围,切实解决了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跟进等问题。
(三)加强日常管理,规范党员流动。一是加强活动考勤管理。我市印发《******x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全面规范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x组通〔x〕x号),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里、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实效,创新做实“党员主题活动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通过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党员与党组织的互相联系,对超过一定期限不参加党员活动日活动的党员,党组织确保专人保持联系,督促其定期、主动与党组织联系,并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二是严格执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对外出党员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与接收党支部做好沟通,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每季度定期了解其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效避免因长期不联系导致党员失联情况。三是登记备案制度。基层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台账,设立《流出党员登记薄》、《流入党员登记薄》,对流动党员逐一登记造册,并及时调整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流入流出时间清楚、去向住址清楚、联系方式清楚。x县严格执行外出登记制度,认真登记党员去向,对超期未归的党员建立清单,及时与转入和转出党组织沟通联系,防止组织关系“挂空”。四是定期报告制度。要求流动党员在外出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向所在地党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工作以及参加流入地党组织活动等情况。比如,x县要求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时间x个月以上的,必须向党支部写出书面报告,并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情况,极大程度减少了党性不高、意识淡化的党员长期不联系党组织情况。
(四)创新教育培训,增强党组织吸引力。一是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党内组织活动,吸收流入党员参加“党员主题活动日”活动,定期组织上党课、观看电教片,引导他们在本地接受教育培训。x市、x县、x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三会一课”,强化党员义务、党员管理规定等内容的学习,增强党员意识。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使远程教育“上手机”功能,确保流出党员能够利用手机终端系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培训。x县充分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各支部党员之间的交流。三是加强党员党性教育。教育党员自觉履行党章规定的义无权利,执行党的决议,参加党组织活动,按期缴纳党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费,引导党员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
x区在摸排查找中,严把集中摸排关,以党支部为单位,做到“三查三核”。“一查”党员基本信息,看党员基本情况是否齐全真实;“二查”党员缴纳党费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看党员履行义务情况是否连续正常;“三查”组织关系管理情况,查明其组织关系落实情况。“一核”流动党员数量、去向、现状、联系方式;“二核”空挂党员数量、去向、现状、联系方式;“三核”失联党员数量、“失联”情况及原因。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市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防范党员失联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调研中也发现,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党员难管理易失联。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形势的影响,回迁原籍的高校毕业生党员人数不断增多,但由于毕业生流动性强,就业不稳定、活动范围大等因素,造成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甚至大量的毕业生党员因长期不在家,不能及时参加组织生活,有的长时间与党组织不联系,变换联系方式后不告知党组织,容易导致失联。
二是外出党员去向难掌握易失联。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部分流动党员由于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前、流入后或变更流入地、更换联系方式等不及时向党组织报告,导致流出地党组织不了解流动党员外流的去向和详细地址,无法与其经常保持联系,而流入地党组织不了解其情况,无法对这部分党员进行有效管理,信息流动不顺畅,造成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管不了、流入地党组织无人管”的结果。
三是外出党员身份难确定。一些流动党员存在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不愿主动亮明甚至刻意隐瞒党员身份,流入地党组织无法将其纳入党员队伍进行教育管理,时间长了容易出现失联。
产生这些的原因:
一是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一些党员移居外地,不及时转接党组织关系,党费有人催的话就交点,没人催就不交,从不主动与党组织联系,忘了自己还是名******员。
二是部分党员流动性强、党组织不固定。一些学生、外出务工、临时聘用人员等党员容易脱离流出地党组织的管理,又没有纳入流入地党组织的管理,还有的频繁更换居住地、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让人无从查找,本人也不与组织主动联系。
三是党组织管理缺失、不到位造成失联。这种情况主要是党务工作者业务不熟、不负责任,平时开展组织活动把党员漏了,不通知。对长期不交党费、不参加活动的党员,党组织也不与党员联系,对党员不闻不问。有的转接组织关系不正规,或者把党员的组织关系介绍信遗失,甚至是把党员档案弄丢,都会造成党员与组织失联。
三、意见建议
针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建议,破解难题,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员日常管理。要严肃组织关系接转纪律,严格执行回执制度,认真登记党员去向,对超期未给予回执的党员建立清单,及时与转入和转出党组织沟通联系,防止组织关系“挂空”,确保每名党员都能纳入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中。要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台账。
二是建立联管制度。对流动党员采用流出地与流入地双重管理。流出地党组织负责对流动党员的宏观管理,对外出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建档造册,详细记载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联系方式等具体内容;流入地党组织负责党员的具体管理,抓好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组织活动等。采用“双向管理”办法,使流动党员的管理由“两不管、两头松”变为“两地管、双落实”。
三是建立精准防范机制。对易失联重点人群开展精准防范工作,加强与农村外出人员、城市失业党员、毕业生未就业人员、复退未安置人员中的党员的经常性联系沟通,加大对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淡化、组织纪律观念松弛党员的教育力度,避免出现失联现象。
四是建立定期排查警示机制。定期对党员情况进行摸底,对超过一个月未和党组织联系或未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进行排查了解,及时联系查找,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做到防范未然。党员连续三个月未交党费或者参加组织生活,或存在其他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