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藏区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藏区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关于藏区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县经济在甘孜藏区发展较为落后,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第一产业得不到高效快发展是原因之一。而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围绕第一产业发展滞后浅谈几点。
一、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定位不准
以雪域俄色茶为例,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是十二五期间“全国民族特需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四川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公司是一家从事俄色茶种苗培育、种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有控股企业。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专利)15项,并先后获得甘孜州食品安全示范企业、甘孜州政府首届质量奖、四川省质量信用aaa级、四川省著名商标等荣誉。虽然拥有很多面上的荣誉,但是在群众中宣传力度不够,知晓的人群仅仅限于常年在藏区生活的人群,内地市场无一席之地。公司产品虽具有降脂降糖降血压等神奇功效,但产品仍以高中端产品为主,价格偏高,普通消费者承受压力大,从而造成产品销售不畅、积压,所以陷入了“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处境。同样,凉山州的苦荞茶与俄色茶有一样的功效,市场定位准,宣传到位,从普通群众到高端消费群体都能消费得起。所以,宣传到位、定位精准是基础。
(二)业技术人才缺乏,农牧民素质低
农牧民文化水平偏低,农业科技人员总量不足,专业知识缺乏,人才匮乏,科技支撑不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嘉润集团为例,嘉润集团和县的合作从08年伊始,企业也在当地注册成立机构,但在当地民众包括相当部分的政府工作人员在内,始终认为企业是个外来户。企业的老板、管理者都是外地人,根本不认同你是本地的企业。这种狭隘的排外观念让企业在筹备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而且这种排外观念在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企业专业人才的流失。受生活条件、文化观念、气候条件的影响,就算企业开出比内地高一倍甚至几倍的工资,他们都不愿意来工作,企业只能生产单一粗浅的产品,抗市场风险能力几乎为零。
与其他地区相比,受自然条件、宗教习俗、文化、经济基础等方面影响,在当地招聘的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现代产业工人需具备的竞争、团队、质量、效益意识。以康巴圣德牦牛产业有限公司为例:其一,本地工人极其不好管带,车间主任、生产厂长处理生产事故、迟到旷工等违规现象时经常遇到谩骂威胁,拳脚相向也是常有的事,甚至还发生伤及人身安全的恶性事件。企业的生产管理者都是外聘的专业和技术人员,当他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谁也愿意继续留在高原就职,没有了专业人才,企业如何生存。其二,食品生产关系食品安全,卫生操作制度都很严格,当地的员工的卫生意识普遍较差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甚至没有,灭蝇灯等卫生设施都会因为宗教观念遭到破坏。公司研发出了高端的酪蛋白产品也因为没有卫生条件而无法投产。
(三)产业扶贫推进缓慢,产业支撑不够有力
以牧区片区牛奶销售为例,各牧区乡养殖合作社产业水平低、规模小、效益差,品牌不响亮,发展相对滞后,产业支撑作用不明显。一些项目资金缺乏,畜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脆弱,贫困群众因自发展能力弱,难以应对市场、自然、技术三重风险,致使项目实施和产业发展效果不够理想;在产业扶贫过程中,缺乏龙头企业带队,存在产业雷同单一,小打小闹现象,供给量大多只能满足本县范围需求;自主发展能力不强,农牧民创业劲头不足,得过且过。部分低收入农牧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只想依靠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只愿被“输血”,不愿去“造血”,目光短浅,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劲头,创业氛围不浓,致富热情不高。
二、意见建议
政府宏观调控方面:一是积极改进对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形成“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企业自主经营发展”的良好格局;二是从政策给予企业最大的优惠,坚定企业发展的信心;三是培训扶“技”。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贫困群众就业愿望、培训需求等摸底调查,量身定做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组织请农业、种植、畜牧养殖业等专业技术员定期或不定期进村入户进行跟踪指导培训,满足农牧民需求。
企业自身发展方面:一是强化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专卖店、专柜、区域经销、特许经销、大型展会、电子商务平台、多元化的营销体系;二是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多培养本土技术人才。
农牧民个体发展方面:一是摒弃陋习,提升自身素质;二是摒弃“等、靠、要”思想,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学技术、主动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