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网络舆情基本知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网络舆情基本知识,供大家参考。
网络舆情基本知识
生活在信息时代,身边的大部分事物都由网络互联。这种连接使得一切的联系都更加紧密,也在无时无刻的催生出数以万计的爆发式的信息,是网络时代显著的特征,而网络舆情,则是这些热点话题的风暴中心,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网络舆情的简单介绍
说了这么多,什么是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在大方向上是属于社会舆论的一种,是广大民众面对热点事件和热点话题的观点和看法,由于具有网络的加持而显得与众不同,也变得更加力量无穷。它的主体是话题事件,对象是人群和受众,核心是态度和意见。
那是什么引起网络舆情的呢?
以近日热议的话题为例,北京时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预选着陆区乌托邦平原南部降落,倍受广大群众关注。网络舆情的形成通常是引起人们注意的,受人关注的,近日来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为开端,进而引发人们对此的热议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传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感受,这些信息和议论汇聚在一起,推波助澜,使得话题传播得更为广泛,更为深刻,从而形成舆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该话题就具有了能量,也变得更加生动,成为真正的热点。
网络舆情的特点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1直接性:
由于网络和参与载体的便捷性,广大网络用户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等的限制,随时随地参与对网络热点事件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由于网络对于信息的”加持力”,信息也变得传播更广,时间更久。
#2随意性和多元化:
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化,无界化,实时化等特点,这就导致了网络上的言论往往泥沙俱下,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灰色庸俗的一面。由于网络的隐匿性、不可控性,使得网络上的观点和言论往往呈现多元化、非主流的特点。
#3突发性
网络舆情大都由突发重大事件或是热议话题引发,因此具有突发性,没有人知道将会发生什么。现如今的模式通常是由传统媒体先发端,对某个事件进行报道,随后被转载,形成网络舆论,最后回归到媒体。这样的模式致使舆论传播迅速。
#4隐蔽性:
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发言者的身份往往是难以追踪的,不可获悉的,因此具有隐蔽性。
#5偏差性:
网络舆情代表了网民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它无法代替全部,这也就导致网络舆情中的观点、意见、看法往往是以偏概全的,是偏激非理性的,是盲目冲动的,具有偏差性。
举个例子
向上滑动阅览
近日,经媒体报道披露的敦煌毁林事件引发舆论热议。而后,随着甘肃省官方发声解释与新华社调查证据披露出现明显差别,事件陷入”罗生门”。
在这个事件的舆论发酵过程中,先由主流媒体新华社的《经济参考报》发文,进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引起热议和讨论,进一步扩大了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之后@甘肃发布迅速发表声明,成立相关调查组,对问题展开调查。与此同时,***环境督察办的相关人员也抵达敦煌,开展相关调查。
随后,主流媒体纷纷对事态进展进行了跟进报道。调查结束后,甘肃政府召开记者发布会,对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公布。
随后新华社又刊文,披露敦煌毁林证据。***环境督察办的人员也完成了调查,正在形成调查报告,舆论再一次发酵。
小编有话说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之前,大众对于事件的反应往往是随着事态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和滞后性。公众由于不明真相,往往凭借主观臆断来传达好恶,这就易于被”牵着走”,网络上类似的事件反转比比皆是,也证明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任何事物都要具有一定限度。由于种种原因所致,如果对有些网络舆情不加以控制,也会演变成洪水猛兽,贻害无穷。近年来,我们也目睹了在网络上上演的一幕幕闹剧。事情的初衷有好有坏,可一旦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掩盖真相、误导观点,走向也就变得难以掌控。利用者往往看重话题背后的流量、热度,想要通过炒作来达到获取利益。
我们该如何做
面对网络舆情,我们又该持什么态度或是做法才合理呢?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话题风暴的中心,应尽到自己的责任,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网络环境付出一份自己的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不轻信谣言
在纷纷扰扰的网络世界中坚守一颗本心。对待结果不明确,态势不明朗的事件要持谨慎态度,尽量少发或不发表观点。
遵守网络规则
尽管网络世界带给了人们极大的自由性,民众可以畅所欲言,但过度的自由往往意味着规则的缺失,自由的滥用造成的破坏触目惊心。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做守法的好公民,对于法律的规定要严明坚守,绝不逾越,起到带头作用。
保持理性
对待一件事情,要到了解完事情的全貌再发表看法,而不是冒冒失失的妄下结论,站到错误的队列,助长了歪风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