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学习体会发言稿(范例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学习体会发言稿(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3 2023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学习体会发言稿 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树立“实干”的“风向标”,锚定“为民”的“坐标系”,扬起“创新”的“劲风帆”,争当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开拓者、推动者,以奋斗姿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树立“实干”的“风向标”,在“不待扬鞭自奋蹄”中激昂奋斗精神。高质量发展是“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在通往新征程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唯有实干。2022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3%,城镇新增就业 1206 万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 5.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 7.7%,财政赤字率控制在 2.8%……一串串数据和一个个成绩的背后,无不彰显着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强劲动力。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广大党员干部在倍感振奋的同志,要持续树立“实干”的“风向标”,发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奋斗精神,加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的学习研究,不断完善和加快经济学理论知识更新,强化经济思维和实践能力,打开前瞻视野,努力成为政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 验多、善抓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为燃旺高质量发展的“炉火”提供高效能“燃料”。
锚定“为民”的“坐标系”,在“万般辛苦不觉累”中践行奋斗初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既体现为收入的日益增长,也体现为安全感、幸福感的普遍提升,以及不断升级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切实满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指明方向。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为民”的“坐标系”,以“百姓之心为心”,在干事创业时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一边”,身体力行地投入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难点任务一线,以“万般辛苦不觉累”的奋斗情怀,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架起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带动人民群众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共同推动中国发展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扬起“进取”的“劲风帆”,在“中流击水正在时”中奏响奋斗乐章。高质量发展之路绝不可能是一片坦途,还有许多“狂风骤雨”“冰天雪地”的严峻关口要过,还有许多“暗流涌动”“风暴频繁”的未知海域要闯,唯有迎难而上、爬坡过坎,才能闯出新天地、开创新局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广大党员干部要扬起“进取”的“劲 风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不断锤炼过硬能力本领和意志品质,补齐短板弱项、解决自身实际问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争做无所畏惧、勇毅向前的弄潮儿,并主动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任务中淬炼、在促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艰难岗位上历练,勇于突破发展进取的“阈值”,在苦干实干中比学赶超,跑出发展“加速度”,以冲刺姿态书写出奋斗“新华章”。
3 2023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学习体会发言稿 踔厉奋发共襄复兴伟业,勇毅前行再谱时代华章。3 月5 日,李克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通览报告全文,“民生”二字贯彻始终,报告中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民生不断改善的生动注脚,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报告中的民生“含金量”,值得广大党员干部细细品读。
从“ 70 %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中读懂“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政府工作报告说,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中央部门带头压减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腾出的资金千方百计惠企裕民,全国财政支出 70%以上用于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70%这一数字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路径,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共同富裕的民生梦想早日照进现实。
从“年均新增 0 1270 多万人就业”中读懂“以人为本”的为民初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就是稳民生。政府工作报告透露,过去一年,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 3200万人;过去五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 1270 多万人。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得益于党和政府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14 亿多人口大国保持就业稳定,实际上就是夯实了民生“压舱石”,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需要继续保持。接下来,各级党委政府依然要把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 位、千方百计搭建就业平台、千方百计培育就业技能,以高质量就业工作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从“养老保险覆盖 5 10.5 亿人”中读懂“利民为先”的。
终极追求。“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 10.5 亿人;上亿人出棚进楼、实现安居。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从报告中的这些数字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人民越来越成为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的最大“受益人”,人民利益得到了充分保障。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坚持将民生“置顶”,努力推出更多公平、普惠的“民生大礼包”,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以民生保障的现代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3 2023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学习体会发言稿 今年的全国两会已于 3 月 5 日、3 月 4 日分别在京隆重开幕。两会既是中国的重要政治活动,又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的窗口之一。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收听收看两会,结合自身工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的重要会议精神,以“奋进之姿”共赴这场“春天的盛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躬身为民是“美姿”,用心唱好枝叶总关情的“进行曲”,让人民的生活更有品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矢志不渝为了这一崇高理想而拼搏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脱贫困、奔小康、抗大灾、应变局、战疫情、谋振兴,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的全国两会之所以都会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是因为这是一次统筹办好民生实事、更好回应民生关切的年度盛会,体现的是我们国家新的一年在民生保障和民生服务方面的“发力点”。在新征程上,全体党员干部要坚决守牢初心使命,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成自己干事创业的“头等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和“领路人”。要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与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埋头苦干是“英姿”,用情奏好乡村必振兴的“交响曲”,让希望的田野充满活力。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基层治理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必须高度重视,而随着中华民族快速实现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乡村的发展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件摆在眼前必须办成也必须办好的国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上下一心、尽锐出战,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员干部必须坚决扛牢职责使命,勇于奋进埋头苦干,对照乡村振兴的各项目标任务,细化举措,狠抓落实,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软件”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 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早日把乡村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挺膺担当是“雄姿”,用力跳好高质量发展的“圆舞曲”,让明天的中 国更加美好。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时间的年轮镌刻下奋斗的足迹,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非凡十年,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我们正意气风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着眼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四个必须”的明确要求,引发会场内外热烈反响。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走在时代前列的“排头兵”,必须挺膺担当、冲锋在前,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主攻任务,抓好贯彻落实,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大力发扬斗争精神,积极淬炼斗争本领,既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